找到相关内容6480篇,用时4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家怎样看赌博

    万千障碍,总结为三种最基本的烦恼:爱)、嗔(怨恨)、痴(迷执),又称“三毒”。毒者,不清净也。因而赌,因赌而输,因输而嗔,复又再赌,痴迷不悟……。赌博,可说三毒“全中”。事实上,人皆三毒俱全,...

    李炳时

    |赌博|彩票|理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6474337702.html
  • 略说慈悲

    须善巧方便,虽然有少数众生要先以慈悲而得亲近,先与乐后拔其苦,最终更须晓以戒、定、慧而能断其、嗔、痴乃至令其求觉悟解脱。 再者,并非一切有情众生都以慈悲应付,如有善根深厚者,一进佛门,求法心切,,急欲...勇猛精进,并速得证果解脱生死轮回。 众生沉沦生死苦海,皆因无明烦恼三毒所致,倘若拔其苦乃至代众生受苦而忽略教导众生断除、嗔、痴,以致累劫拖延,何时得渡?岂非与佛法背道而驰?因此欲渡众生,教导众生修行戒...

    余锦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348329.html
  • 沙门受食五观

    若全。则可应供受食。凡受食时。当作此观。(三宝者。佛宝。法宝。僧宝也。)三防心离过等为宗防心离过等为宗者。明了论疏云。出家先须防心三过。谓于上味食起。下味食起嗔。中味食起痴。中味食起痴。以此不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4857571.html
  • 什么是有情世间?

    什么因缘集起?佛陀说:“谓当来有爱、喜、贪俱,彼彼集着。”--《杂阿含二三三经》也就是因为众生对根、尘、识、触、受有爱、欢喜、执著故使世间集起。  有情世间因何而灭?佛陀说:“谓当来有爱、喜、贪俱,彼彼集着无余断,已舍、已吐、已尽、离欲、灭、止、没。”--《杂阿含二三三经》只要将爱、欢喜、执著这些因缘彻底断除,舍离、熄灭欲望,这样集起的世间自然的就会熄灭。  实践什么方法可以使:爱、欢喜、执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467798.html
  • 佛教所说的有情世间的含义

    起?佛陀说:“谓当来有爱、喜、贪俱,彼彼集着。”——《杂阿含二三三经》也就是因为众生对根、尘、识、触、受有爱、欢喜、执著故使世间集起。 有情世间因何而灭?佛陀说:“谓当来有爱、喜、贪俱,彼彼集着无余断,已舍、已吐、已尽、离欲、灭、止、没。”——《杂阿含二三三经》只要将爱、欢喜、执著这些因缘彻底断除,舍离、熄灭欲望,这样集起的世间自然的就会熄灭。 实践什么方法可以使:爱、欢喜、执著彻底断除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5075532.html
  • 慈舟大师开示:如何脱离苦海

    ,爱亦不碍。至于名利,为人人所。自己品行至臭,还希望人称赞,而不喜称赞他人。若回过头来,不争名不夺利,见人有少功德,即随喜赞扬是利他。利者人之所爱,起争之端,常言道:“今日也不好,明日也不好,还是前日好。”前日者,代表钱儿也。若能回过头来,不是自利。他人爱,即让与之,是利他。 我佛如来,悲愍众生堕五欲网中,不知求出离。故舍王位妻子,出家修苦行,为众生作标榜,佛初生时,相师言:“此太子必出家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876213.html
  • 问:佛教所说的有情世间的含义是什么?

    迁流变易之法,故众生不应贪恋、爱着、执取此法。 有情世间是由什么因缘集起?佛陀说:“谓当来有爱、喜、贪俱,彼彼集着。”也就是因为众生对根、尘、识、触、受有爱、欢喜、执著故使世间集起。 有情世间因何而灭?佛陀说:“谓当来有爱、喜、贪俱,彼彼集着无余断,已舍、已吐、已尽、离欲、灭、止、没。”只要将爱、欢喜、执著这些因缘彻底断除,舍离、熄灭欲望,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1777548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心为何是本来清净的?

    问:在回帕奥禅师答问题里,讲周利槃陀伽的故事中提到:「心本来是清净的,但是由于和、瞋、痴接触的缘故,心变得肮脏了。」如果说有一个「本来的心」存在,是否会落入常见?或是我误解了禅师的意思?请禅师加以解释,心为何是本来清净的? 帕奥禅师答:「心本来是清净的」这句话中的「心」特别是指有分心而言。正如注解《法聚论》的《殊胜义注 》一书中所解释的,有分心是清净的,它是一种果报心,不与、瞋、痴等不善心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心本来清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08482991317.html
  • 佛学与医学

    一般解释不同,普通以为不适意不愉快叫做烦恼,佛学上的所谓烦恼,包括精神上一切扰害。这种扰害的烦恼,细说起来,有、嗔、痴、慢、 疑、 和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、戒取等,尤以、嗔、痴为烦恼根本;所以、嗔、痴又称三毒。对事理不明了曰痴,对事物易起恼怒曰嗔,对名利恭敬等贪求曰。其余慢、身疑、见、边见等等,都缘此而来。总而言之,一切众生都是有烦恼的,不过或多或少不同罢了。可是种种烦恼病态,平常隐伏不见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1978417.html
  • 戒律的根本

    私心,则世间法不会犯,出世间的规矩也不会犯。所以若真能实行万佛圣城所讲的六大宗旨——不争、不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语,则不但能在世间做一个好人,亦可为出世的圣人。世界乱的...。   我们现在研究戒律,把戒律明白了,就知道怎样做人。明白做人的本份,也就明白做圣人的本份。所以研究戒律是非常重要的。要想帮助这个世界,我们首先要不争、不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语,以身作则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戒律|宣化上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16593257.html